技術支持:藝通網絡?網絡行業權威 版權所有:牡丹江市西安區委區政府 黑ICP備14007586號
聯系電話:0453-5899652 0453-5899662 地址: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西長安街58號
您是本站第 92544 位訪客
網站標識碼:2310050001
站點地圖
![]() |
牡西政發〔2021〕4號
牡丹江市西安區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西安區“十四五”時期義務教育發展規劃》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區政府各有關直屬單位:
《西安區“十四五”時期義務教育發展規劃》已經區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審查批準,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牡丹江市西安區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1日
西安區“十四五”時期義務教育發展規劃
為進一步統籌推進“十四五”時期西安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發展,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依據《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黑龍江省教育現代化2035》《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教育部關于印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的通知,進一步鞏固西安區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成果,為促進西安區基礎教育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力促進教育公平,積極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現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新發展理念,把義務教育發展放在“重中之重”和優先發展位置,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以公益普惠和優質均衡為基本方向,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群體差距,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促進教育公平、優質、均衡。
二、目標任務
(一)主要目標
鞏固提高全區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果,推進全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發展,均衡配置教育資源。“十四五”期間,逐步達到《黑龍江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標準》,到2027年實現區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具體目標
1. 完善學校規劃布局。統籌考慮城鎮化發展、未來人口變動趨勢、城鄉布局結構調整和人民群眾的現實需要,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合理調整各鄉鎮學校布局。
一是積極推進西苑小學異地重建,做到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使用。加快解決城區校額較大問題。確保足夠的學位供給,滿足學生就近入學需要。
二是西牡丹小學文化藝術中心內部設計及裝修,力爭2022年投入使用。
三是加快向陽小學科創中心建設。
四是通過在強弱學校、城鄉學校之間構建發展教育聯盟,多種形式統籌區域學位供給,科學制定招生計劃,科學劃定招生范圍。
2. 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在進一步鞏固提高義務教育發展成果的基礎上,全面謀劃,推動區域內優質均衡發展。
一是制定《西安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規劃》,明確時間節點、目標任務、部門職責,方法路徑。結合《黑龍江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制定學校發展規劃,一校一案,建立臺賬,倒排工期,穩步推進。確保區域內“校校達標、項項達標”。
二是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資源。持續加強校園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實施校舍整體改造工程、智慧校園工程。加大財政投入,對區屬各校進行維修改造,改善學?;巨k學條件,為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造良好條件。制定《西安區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作項目規劃》(2021-2025),充分利用國家和政府資金,努力改善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教學儀器設備等不足,做到補短板、強弱項、提能力,縮小城鄉、校際之間的差距。為在2027年實現區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做好準備。
三是大力開展“數字校園”建設工程。建立優質學校與鄉村學校穩定的共享機制。建立3對城鄉間的名師課堂、名校課堂。整體提升農村義務教育發展水平。提升教育現代化裝備水平,實現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手段信息化、現代化。以海南中心校、火炬小學、先鋒小學為試點,整校推進“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程,以點帶面,實現全區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團隊信息化指導能力全面提升,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整合創新發展。
3. 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一是推進“區管校聘”改革,完善“以縣為主”的教師管理體制,推進“縣管校聘”工作,加大城鄉校長、教師交流力度,均衡配置義務教育教師資源。確保開齊開足國家規定的課程。及時補充教師編制,補充年輕教師,緩解教師年齡結構不均衡狀態。
二是全面落實《牡丹江市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工作任務清單、負面清單》,促進政府履責,完善對學校、教師、學生及用人等評價方式,評價辦法更加多元,選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學。
三是推進“云端思政課”建設,打造一批思政課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打造“紅色思政”品牌。
四是加強體育、藝術及綜合實踐課教學,制定《西安區全面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方案》。積極完成西安區教育實踐培訓基地(2023-2025)和西安區小足球場地建設項目(2021-2022)。
五是強化“五項管理”和“雙減”工作的落實。加強督導,使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4.依法落實特殊群體保障政策。把控輟保學工作常態化,嚴格執行“四零承諾”。
一是加強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的服務與管理。將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義務教育納入教育發展規劃,合理配置公辦義務教育資源,以公辦學校為主接收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保證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與當地學生享受同等的義務教育政策。同時,加強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的學籍管理,確保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不輟學,順利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二是建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關心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教育網絡,完善在校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系卡制度,加強與留守兒童家長的溝通聯系,注重心理疏導,及時、有針對性地解決留守兒童的困難和問題。
三是保障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落實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印發《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的通知,加強與民政部門的協作,根據殘疾兒童少年具體情況,分類進行強化隨班就讀、送教上門等工作的管理和指導,保證殘疾兒童少年有良好的康復和學習環境。
四、保障措施
?。ㄒ唬娀M織領導
區政府成立由區長任組長,分管副區長任副組長,編委辦、發改、教育、公安、財政、人力社保、國土資源、住建、衛生計生等部門及鄉鎮(街道)主要領導為成員的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指導協調全區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發改部門要切實把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在安排重大項目和資金投入時優先支持義務教育學校建設;財政部門要完善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機構編制、人力社保部門優先保障薄弱學校和農村學校緊缺學科教師的用編需求和錄用調配工作;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爭取各有關方面的支持;公安部門要加強居住證管理,建立隨遷子女登記制度,及時向同級教育行政部門通報有關信息;民政部門要將符合條件的特殊困難流動留守兒童和家庭經濟困難兒童納入社會救助政策保障范圍,落實兜底保障職責。
?。ǘ┞鋵嵳熑?/span>
區政府要把義務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突出位置,納入城鎮發展規劃。健全部門協調機制,及時研究解決義務教育改革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確保各項改革措施落實到位、工作目標按期實現,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與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相統一。
?。ㄈ娀涃M保障
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財政保障范圍,建立義務教育經費穩定增長機制。保證義務教育財政撥款增長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并使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教育費用逐步增長。切實落實政府對義務教育的投入責任。對標對表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評估辦法和流程,穩步實施義務教育發展規劃,優化資源配置、深化機制改革、強化師資水平、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span>
?。ㄋ模娀綄z查
把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列入政府教育督導專項檢查重點,作為政府教育發展目標完成情況的考核內容。教育督導部門要建立和完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監測制度,定期對義務教育學校間的差距進行逐校監測和分析,掌握發展動態,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有計劃、有步驟地對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進行督導評估,重點加強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就學、“留守兒童”教育等方面的督導評估,促進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政策解讀:http://www.meishiyacn.com/index.php?c=article&id=29887
原文下載: /uploads/2022/06/201118204663.docx
![]() |